“大家请看,这一面是1300℃的火焰在喷射,另一边的测温枪测量只有28℃,显示出气凝胶材料良好的隔热、绝热性能!”
在7月11日举行的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上,珈云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珈云新材料”)以86.3分的绝对优势,斩获初创组冠军。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这家成立仅4年的科创企业,凭借全球首款耐1300℃高温的气凝胶材料,正推动我国新材料技术站上世界舞台中央。
技术破壁
20年沉淀突破“纳米级手术”
“气凝胶的孔洞比头发丝细1000倍,我们的任务是把纳米级的精准控制转化为产业级的稳定输出。”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超道出核心突破。
珈云团队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历时20多年基础研究攻克氧化硅气凝胶结构高温稳定和网络结构调控技术,使AJ1025陶纤气凝胶绝热毡实现长时耐1000℃、短时抗1300℃的极限性能,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1/3,成本降低40%。
这一创新成果源自沈晓冬教授团队对材料组分与纳米级孔结构的精准调控,同时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开发专用设备等方面的持续突破,使中国气凝胶绝热材料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新能源电池等高精尖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珈云新材料的实验场景令人震撼:当三元锂电池热失控产生1300℃高温时,2.5mm气凝胶隔热片成功阻隔热蔓延,未爆炸电芯温度仅172℃。这一成果使珈云成为锂离子电池头部公司的独家供应商,并入选202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拟提名项目。
市场突围
从动力电池到全球碳中和服务商
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珈云新材料积极布局新能源、储能、建筑、航天航空等多元化领域,以“技术+服务”双引擎打开市场。
针对头部电池公司的需求,珈云新材料通过嵌入式研发,定制电芯“防火墙”,使电池包通过GB38031安全认证,产品陆续进入供应商名录并形成批量供货,为动力电池穿上安全“隔热服”。
在储能领域,已与国际头部企业达成合作,中标储能项目。同时,珈云新材料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欧洲、韩国等国际著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欧洲市场唯一指定供应商,并成功打入北美、韩国市场,已形成批量化订单。
在进军欧洲时,耗时半年调整材料配方以同时满足欧盟REACH环保认证与UL防火标准;在中东石化项目中,驻场3个月为客户开发耐1300℃气凝胶,将保温层厚度缩减40%,直接节省15%的施工成本;在东南亚针对湿热气候开发疏水型气凝胶,成功打入新加坡数据中心市场。
未来布局
让中国方案成为减碳标杆
珈云新材料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形成了正向循环,带动了整个气凝胶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其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国内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还推动了相关行业对高性能隔热材料的应用认知。
“气凝胶的未来是成为碳中和的纳米利器。”创始人沈晓冬教授指出。珈云正推动材料从“单一产品”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在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认证完成后,订单增长300%;德国杜塞尔多夫技术服务中心的48小时响应机制,促使法国风电企业将气凝胶植入叶片模具工艺,实现单机减重1.2吨。
随着多项核心专利完成全球布局,珈云新材料不仅改写了国际气凝胶产业格局,更以“中国创新”消除了世界对高端材料的距离感。这家从徐州空港开发区走出的企业,正用纳米级的“防火墙”,抢占气凝胶前沿材料国际制高点,筑牢中国新材料强国的基石。
来源:徐州日报
——行业荣誉申报中——
资讯平台 共享交流
题材自律 守信有责
【投稿】
chsima@163.com
jl36797420(微信号)